陳啟昌[西省永新縣東鄉橫江塔下村人]

陳啟昌[西省永新縣東鄉橫江塔下村人]

陳啟昌(1902—1954),字師文,江西省永新縣東鄉橫江塔下村人。193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政治學系。 1945年春,以全部積蓄和妻子唐述華的陪嫁財物創辦私立至善中學。校名取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"之意。任校長。 1949年5月,捐銀元26元給中共閩浙贛區委江西工委作為活動經費,解放後,將至善中學全部捐獻給國家,表示對新政權的竭誠支持。 建國初任吉安聯中校長,當選為吉安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,選入協商委員會,擔任第一屆主席,又由吉安市選為出席江西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之代表。

基本信息

簡介

陳啟昌(1902—1954),字師文,江西省永新縣東鄉橫江塔下村人。193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政治學系。任《河南民報》編輯兩年,又入北大研究院進修。1935年仲夏,步入教育界,任河南省開封市贛聲中學校長,從此,決心以百年樹人為己任,歷盡坎坷,矢志不渝。

生平

河南省省主席劉峙(江西省吉安長塘鄉廟背村人)考慮“我對家鄉人民沒有什麼貢獻,就辦個學校吧!培養一些人才”。1937年,劉峙創辦私立扶園中學于吉安廟背村,自任校長,聘陳啟昌擔任扶園中學的校務主任。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。每進城辦事,則騎一匹小馬,翻山越野,賓士道途。恆於馬上開卷閱讀,馬蹄“得得”,流水潺潺,充耳不聞。有一次小馬誤入歧途,待啟昌發覺,已晚霞滿天,抵校,暮色蒼茫,新月初升矣。自此,師生稱他為“馬背上的學者”。

1937年冬,江西省府將來自上海復旦、大夏等大學和江浙等省的流亡學生組成“青年服務團”,分為10隊,分赴各專區從事救亡運動。第六隊於1938年春駐吉安。夏,陳啟昌聘請該團余家宏賀忠(女)、張世經3人至扶園中學任教。人們提醒他:余、賀、張均為中共地下黨員,何必惹此麻煩?啟昌一笑置之。中共“江西省青年抗戰”服務團總支書記余聽(原名李毓琰,永新梘田村人)常來吉安,是陳啟昌家常客,每縱論天下事,深相契合。當時吉安遇有集會,必邀陳啟昌參加,啟昌每請必到,必講話,必罵國民黨。有一次,在吉安城運動場舉行的各界民眾代表大會上,繼國民黨省黨部特派員李中襄之後講話。冷嘲熱諷,令李哭笑不得。有一次在駐吉安某軍事機關舉行的典禮上,陳啟昌歷數當時政治違反孫中山遺教者數十條,在座軍官無不瞠目相向。又一次陽明中學畢業班聯歡晚會,陳啟昌陪同省教育廳督學蒞臨。啟昌大談國共兩黨,一一對比,盛讚共產黨能不斷前進,全場十分緊張,啟昌神態自若。人們稱讚陳啟昌罵國民黨罵得最漂亮,有人贈他以“陳大炮”之綽號。省督學來校視察,陳啟昌與之論辯,面紅耳赤,不讓分毫。之後,陪同進餐,與其他教師一樣,每人一葷一素一湯而已。有人問他:“你考慮過後果嗎?”陳啟昌回答;“我辦我的民主教育,他辦他的法西斯教育。勇者不懼,有什麼可怕的!”

1939年初,日軍逼近南昌,省級機關紛紛南遷。3月29日,南昌淪陷。時,江西省府正駐吉安,有人向教廳告密,攻擊陳啟昌“養共”、“縱共”,余昕告知此訊息,啟昌凜然無畏,經組織安排,余家宏、賀忠於是年暑假離開扶園,啟昌悵然久之。

是年4月,扶園中學遷啟昌故里,慘澹經營,煞費苦心。由吉安廟背至永新塔下,數年如一日,恆於晨起率學生越野長跑。返回校門,舉行朝會,總是以嚴師兼慈母的口吻諄諄勉勵學生髮憤讀書,誓雪國恥,牢記“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”,“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”的古訓。講話中常表示對孫中山的景仰和對古代思想家墨翟的推崇,而對楊朱利己主義的批判和對滿口仁義道德,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官僚政客的抨擊則不遺餘力。談及時局,不禁流露出對中共抗日主張的堅決擁護,論及祖國前途,則深深寄希望於年輕一代並盛讚陶行知的教育思想。

1943年夏,扶園中學遷回吉安。吉安地方反動勢力以陳啟昌不僅思想赤化,甚至1940年竭立營救被軍統逮捕之張世經使之脫險等情,百般排擠,啟昌憤而辭去扶園代理校長職務,就聘於陽明中學,任教務主任。

1945年春,以全部積蓄和妻子唐述華的陪嫁財物創辦私立至善中學。校名取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"之意。任校長。

陳啟昌對學生一貫要求嚴格,又關懷備至。常說:“你不來,我不怪;你要來,受我戒”,以此提醒學生遵守校規。有住宿生夜間看戲不歸,次晨,啟昌集合全校師生講話,說明加強風紀既為了大家好好學習,又可消除不安全因素。高舉竹鞭,似乎要施箠楚,以儆效尤。講了一番道理後,泣不成聲,學生也跟著掉淚。晚上與學生一道在教室里自修。學生就寢後,手提馬燈查鋪,為學生蓋好被子。

他提倡學生廣泛閱讀,自由議論。學生日記有觸及時事與社會且言之成理者,加圈加點,並加批語予以鼓勵。常在《前方日報》等報刊上發表文章,從不隱諱自己的觀點。在課堂上講話亦然,曾公開對學生說:,“一個人不怕有缺點,就象不怕生瘡一樣。他們發明了一個好辦法,叫做‘自我批評’,用這把刀放掉膿,瘡就會好。"(註:“他們”指中共。)

當局不準至善中學立案,陳啟昌決心以辦學成績表明這是一所合格的中學。學校經費拮据,他動員家屬和親友無償兼課。千方百計聘請優秀教師。他教英語,採用加拿大人文幼章編《直接法英語教學課本》,每上課,師生全講英語,氣氛愉快,深受歡迎。

1949年5月,捐銀元26元給中共閩浙贛區委江西工委作為活動經費,解放後,將至善中學全部捐獻給國家,表示對新政權的竭誠支持。

建國初任吉安聯中校長,當選為吉安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,選入協商委員會,擔任第一屆主席,又由吉安市選為出席江西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之代表。由於在省首屆第一、二次各界人民代表會上,根據中央人民政府頒發的《土地改革法》針對當時基層土改工作中某些過左行為所作的發言,於1951年冬,受到批判。知情者認為,“他的發言是根據中央檔案的,此心無它。”後調至吉安師範任教。於1954年12月4日帶學生在文山一小聽課時因腦溢血逝世。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